桂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
桂枝

别名:柳桂

桂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
医点就通・全民健康科普行动实践项目

发汗解肌、温通经脉、助阳化气、平冲降气

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。主产于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。

功效作用

性味归经

味辛、甘,性温。归心、肺、膀胱经。

功能主治

桂枝具有发汗解肌、温通经脉、助阳化气、平冲降气的功效。适用于风寒感冒,脘腹冷痛,血寒经闭,关节痹痛,痰饮,水肿,心悸,奔豚等症。

发汗解肌

用于风寒感冒。若外感风寒,表实无汗者,常与麻黄同用,以开宣肺气,发散风寒,如麻黄汤(《伤寒论》);若外感风寒,表虚有汗者,当与白芍同用,以调和营卫,发汗解肌,如桂枝汤(《伤寒论》);若素体阳虚,外感风寒者,每与麻黄、附子、细辛配伍,以发散风寒,温助阳气。

温通经脉

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。如胸阳不振,心脉瘀阻,胸痹心痛者,桂枝能温通心阳,常与枳实、薤白同用,如枳实薤白桂枝汤(《金匮要略》);若中焦虚寒,脘腹冷痛,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,每与白芍、饴糖等同用,如小建中汤(《伤寒论》);若妇女寒凝血滞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产后腹痛,桂枝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,又可宣导活血药物,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,多与当归、吴茱萸同用,如温经汤(《金匮要略》);若风寒湿痹,肩臂疼痛,可与附子同用,以祛风散寒,通痹止痛,如桂枝附子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助阳化气

用于痰饮、蓄水证。如脾阳不运,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病,眩晕、心悸、咳嗽者,常与茯苓、白术同用,如苓桂术甘汤(《伤寒论》);若膀胱气化不行,水肿、小便不利者,每与茯苓、猪苓、泽泻等同用,如五苓散(《伤寒论》)。

平冲降气

用于心悸。如心阳不振,不能宣通血脉,而见心悸动、脉结代者,每与甘草、人参、麦冬等同用,如炙甘草汤(《伤寒论》)。若阴寒内盛,引动下焦冲气,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,常重用本品,如桂枝加桂汤(《伤寒论》)。

药理作用

桂枝水煎剂及桂皮醛有降温、解热作用;其煎剂及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、伤寒杆菌、常见致病皮肤真菌、痢疾杆菌、肠炎沙门菌、霍乱弧菌、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;所含桂皮油、桂皮醛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,桂皮油有健胃、缓解胃肠道痉挛及利尿、强心等作用;桂皮醛有镇痛、镇静、抗惊厥作用;所含挥发油有止咳、祛痰作用。

使用方法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1.5~6g,大剂量可用至15~30g;或入丸、散。

使用注意

桂枝含挥发油,入煎剂不宜久煎,以免降低药效。

注意事项

适宜人群

适宜风寒表证、寒湿痹痛、四肢厥冷、经闭痛经、癓瘕结块、胸痹、心悸、痰饮、小便不利者等。

禁忌人群

热病高热、阴虚火旺、血热妄行者禁服。

相忌搭配

桂枝 + 赤石脂

搭配效果:畏赤石脂。

桂枝 + 白石脂

搭配效果:畏白石脂。

参考资料

[1]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《中华本草》编委会.中华本草[M].2版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
[2] 钟赣生.中药学[M].9版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7.

[3] 段金廒.中药配伍禁忌[M].1版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9.

[4] 国家药典委员会.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11版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20.